您好!欢迎访问陈山律师事务所
 首页   预约留言  有偿咨询   网站导航   业务联系电话:0459-8982183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同终止企业应怎么办


同终止企业应注意的若干法律问题

一、什么是劳动合同终止

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已经终了。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合同条例》第28条规定,它可分为两类:(1)自然终止,指劳动合同期满,合同即告终止;(2)劳动合同中双方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告终止。

二、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是否可以不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更多相关法律文章欢迎关注黑龙江陈山律师事务所网站:www.chenshan.lawer及陈山.com以及www.13304590183.com )

《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合同条例》均未规定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目前深圳的劳动仲裁部门和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均不支持员工因劳动合同终止主张经济补偿金的诉求。

三、关于国有企业终止员工劳动合同应否支付经济补偿金问题

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劳动合同期满终止,企业应否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问题,1996年深圳的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和人民法院在研讨时曾有分歧,但经过研讨当时已取得一致意见,并在仲裁和司法实践中贯彻执行。该意见是:劳动合同终止,不论用人单位是国有或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当时达成该意见的主要理由是:

(1)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用人单位应否给予劳动者补偿金的问题,目前立法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2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该法第28条同时规定,用人单位依据第24条、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上述立法说明,除劳动法第24条、第26条、第27条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外,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没有给予经济补偿金的法律义务。正是这样,劳动部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309号,以下简称《意见》)第38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另有规定的,可以从其规定。”由此可见,劳动法的一般原则是不补偿原则。根据劳动部文件,所谓**另有规定,主要是指***1986年颁布的《国营(更多相关法律文章欢迎关注黑龙江陈山律师事务所网站:www.chenshan.lawer及陈山.com以及www.13304590183.com )

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中有关规定。***《暂行规定》第23条规定,国有企业劳动合同制工人因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企业应给予经济补偿金。这样,虽然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不补偿原则,但国有企业作为例外仍然需承担补偿责任。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修改并重新颁布的《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合同条例》第28条也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双方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告终止。”该条例第30条对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条件进行了明确的列举性规定。在明确规定企业应进行经济补偿的几种情形中,“劳动合同期满终止”不在其例。应当说,《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合同条例》与劳动法的规定是一致的。那么,在适用《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合同条例》时,是否也同时适用劳动部《意见》所做的“**另有规定的,可以从其规定”的除外规定呢?我认为,不能适用。理由是:《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合同条例》本身在确定“不补偿原则”时,并未同时规定例外情况;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深圳市人大或深圳市人民**均未通过立法解释或制定实施细则等形式对《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合同条例》“不予补偿”原则作例外规定,《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合同条例》立法精*和适用规则是,无论用人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合同因期满终止用人单位均可不给予经济补偿。

(2)特区劳动立法中的变通性规定,应当优先适用。1992年,**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深圳市人民**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深圳经济特区实施的规定》(更多相关法律文章欢迎关注黑龙江陈山律师事务所网站:www.chenshan.lawer及陈山.com以及www.13304590183.com )

,授予深圳市人大和人民**在不违反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下,作变通性立法。这种变通性立法在深圳特区内适用。200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法法》再次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深圳特区的**立法权。《立法法》第65条、第81条再次明确,经济特区根据**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

根据上述规定,我认为:深圳特区有权对劳动合同期满终止作出不同于**行政法规的立法;有关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用人单位应否给予经济补偿问题上,**和特区存在两种不同立法时,在经济特区应优先适用特区立法的变通性规定。因此,《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合同条例》所确定的“不补偿”原则应适用特区内所有企业。

(3)《暂行规定》与特区现实严重脱节。首先,***《暂行规定》是在1986年制定的。当时我国经济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劳动力市场在**范围内远未形成,劳动合同制才刚刚试行,社会保障体制特别是失业保险机制尚未建立。在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时,国有企业在当时的环境下,对员工进行一定的补偿是必要的、合理的。然而,***15年前制定的《暂行规定》与现在社会保险体系逐渐完善、劳动力市场初步建立的新格局已不相适应。***早在1993年就制定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深圳市继一系列社会保障法规出台后又于1996年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失业保险条例》,上述法规进一步完善了深圳的社会保障制度。企业不仅要为职工购买养老保险、**保险,而且还要缴纳职工失业保险金。劳动者在被终止劳动合同后,可以(更多相关法律文章欢迎关注黑龙江陈山律师事务所网站:www.chenshan.lawer及陈山.com以及www.13304590183.com )

依法享受失业救济。

其次,适用《暂行规定》使国有企业员工在合同终止时不仅可以享受失业救济,还可以享受企业经济补偿;而其他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员工则不能享受经济补偿。这种以企业所有制形式划线,对企业、对员工都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深圳特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市场经济体系,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失业救济制度。目前,深圳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已接近****,这种情况显著有别于**的大多数省区,更与1986年时**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司法中仍然适用已与特区现实严重脱节的《暂行规定》,将不利于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不利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平等竞争,更不利于国有企业的脱困和扭亏。

总之,从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出发,应坚持不管**所有制的形式企业,合同期满终止,均实行“可以不补偿”原则。

需要补充的是,2001年10月6日***发布《***关于废止2000年底以前发布的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该决定已经明确《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已被1994年7月5日**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9年1月22日***发布的《失业保险条例》、1997年7月16日发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代替。《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已于2001年10月6日废止。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深圳劳动仲裁及司法实践的做法。热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规定,劳动合同终止(更多相关法律文章欢迎关注黑龙江陈山律师事务所网站:www.chenshan.lawer及陈山.com以及www.13304590183.com )

,用人单位也须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敬请读者留意**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如果规定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则必须执行。

四、在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34条、《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合同条例》第28条第2款和第10条第3款,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18条规定,除劳动法第25条规定的情形外,在下列情形下,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员工的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期内。

(2)劳动者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即通称女工“三期”)。

(3)深圳户籍的员工,男性连续工龄满25年,女性连续工龄满20年,且本单位连续工龄满5年,员工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

(4)基层工会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延长期限相当于其任职期间;非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任期期满。

五、关于劳动合同期满后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问题

实践中,经常出现用人单位没有及时与员工终止劳动合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再终止的情况。此情形下,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2001年**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更多相关法律文章欢迎关注黑龙江陈山律师事务所网站:www.chenshan.lawer及陈山.com以及www.13304590183.com )

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第1款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该条如何理解和适用?实际上,大家对条文的原意都能理解,问题是该条没有明确此情形下如果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应否支付经济补偿金,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很多人认为,既然终止劳动合同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劳动法司法解释用的词是“终止”,那么终止劳动关系也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我认为上述观点不妥当,理由是:

(1)从劳动法的立法本意上分析,劳动法第16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因此,用人单位作为管理者,如果继续聘请劳动者,应当主动、及时与该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这样才符合劳动法要求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不依法及时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终止劳动关系应当给予经济补偿金等。**这样才能引导、约束用人单位及时依法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否则,用人单位很容易“钻空子”,如在员工入职时依法与其签订短期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后故意不续签劳动合同,然后可以随时终止该员工的劳动关系,且无须**经济补偿,这不是与劳动法的立法目的相悖吗?

(2)从终止事实劳动关系的性质上分析,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继续聘用员工,但没有依法续签劳动合同,双方形成事实劳(更多相关法律文章欢迎关注黑龙江陈山律师事务所网站:www.chenshan.lawer及陈山.com以及www.13304590183.com )

动关系。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实质上是解除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双方劳动关系,没有法定事由,依法应当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

六、如何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

(1)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期满前书面通知员工将终止其劳动合同,提前多少天通知,法律并未规定。在实践中,只要在劳动合同期满前通知即可。

(2)目前,劳动法和深圳特区的劳动法规对如何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均无明确规定。实践中,用人单位和员工因不知道如何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而常引合同法对合同终止事由

**阅读: 合同终止条件 合同终止协议 合同终止事由 终止劳动合同须知 合同终止后续义务 购销合同终止协议

合同法:合同的终止 合同法对合同终止事由的规定 合同终止的法律效力 合同的终止,又称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或者合同的消灭,是指合同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归于消灭的法律现象。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原因大致有三类:一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终止

合同法:合同的终止 合同法对合同终止事由的规定 合同终止的法律效力

合同的终止,又称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或者合同的消灭,是指合同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归于消灭的法律现象。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原因大致有三类:一(更多相关法律文章欢迎关注黑龙江陈山律师事务所网站:www.chenshan.lawer及陈山.com以及www.13304590183.com )

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终止,例如免除、合意解除等;二是基于合同目的的不能实现或者已经实现而消灭,例如履行不能、清偿、混同等;三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消灭,例如我国解放初期以法律规定的方式废除劳动人民所欠地主的债务。

在司法实践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合同的终止区别于合同的转移以及合同的中止。首先,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不同于合同的转移。合同的终止,是指合同的内容客观上不复存在,它已经不须再履行或者无法再履行;而合同的转移只是合同主体的变化,它仍然须履行,而且应当继续履行。所以,合同的转移并不导致合同的权利义务的终止。其次,合同的终止也不同于合同的中止。合同的中止是指合同的效力因某种原因的发生而暂时停止,而合同的终止为合同效力的**终结。我国《合同法》第六章专门规定了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制度。


合同法对合同终止事由的规定 合同终止的法律效力

在出现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某些情形时,合同关系在客观上将不复存在,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归于消灭。合同终止的事由主要包括:(1)清偿;(2)解除;(3)抵销;(4)提存;(5)免除;(6)混同。以下对合同终止的事由逐一作简要介绍。

(1)清偿是按照合同的约定实现债的目的的行为。《合同法》第91条规定的“债务已按照约定履行”,即此处所谓的清偿。清偿以**清偿为原则。清偿合同债务的人为清偿人,清偿人可以是债务人,(更多相关法律文章欢迎关注黑龙江陈山律师事务所网站:www.chenshan.lawer及陈山.com以及www.13304590183.com )

也可以是第三人。清偿债务的费用,除法律有特别规定或当事人有约定之外,由债务人负担。

(2)解除包括单方解除和双方解除,单方解除指当事人一方通过行使解除权而使合同归于消灭的意思表示,双方解除指双方协议消灭原有的合同。解除还包括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

(3)抵销,是指二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提出抵销的债权,为主动债权;被抵销的债权,为被动债权。抵销根据其产生原因不同,有法定抵销和合意抵销之分。(4)提存,是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部门保存以消灭合同权利义务的法律制度。按照《提存公证规则》的规定,我国公证机关可以负责办理提存事务。(5)免除,即债权人抛弃债权从而消灭合同关系的意思表示。(6)混同,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同归于一人,致使合同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

在以上事由出现时,均会导致合同关系消灭。


【相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0315]

第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二)合同解除;

(三)债务相互抵销;

(四)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五)债权人免除债务;

(六)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更多相关法律文章欢迎关注黑龙江陈山律师事务所网站:www.chenshan.lawer及陈山.com以及www.13304590183.com )


(七)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九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首席律师
大庆市律师协会刑法分会会员
律师执业证书编号:
12306200410613422
电话:0459-8982183
手机:13304590183
微信:13304590183
邮箱:13304590183@163.com
网址:www.13304590183.com
技术支持:黑龙江泰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事务所地址: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外包园A1-2-5-403室,律师服务投诉电话:13304590183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黑ICP备19001836号-1